在一个普通的周末早晨,小张的手机突然响起了一个陌生的来电。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,归属地显示在千里之外。小张犹豫了一下,还是接通了电话。
“喂,请问是张先生吗?”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听起来有些紧张但又格外熟悉的声音。
“是的,请问您是?”
“我是你母亲……”话音未落,小张几乎要从沙发上跳起来。
“妈!我都说了不用再打这个电话了,您之前打来的那些电话,我都听到了。”
“哦……”母亲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尴尬,“那个,我是说,我是你母亲,但我今天是想告诉你一件事。”
小张明显感觉气氛变得有些凝重。他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坐姿,扶了扶眼镜,试图让自己听起来更耐心一些。
“您说吧,妈妈。”
“其实,我最近在用一款新的手机软件,里面有个功能叫‘快拨出天我是你母亲’。”母亲顿了顿,似乎在寻找合适的措辞,“就是说,当我需要给家人打电话时,这个软件会自动识别我的语音,然后快速拨号……”
小张愣住了。他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个陌生的座机号码,又看向桌上那本摊开的杂志,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。
“其实我知道,你现在很忙,平时也很少有时间接电话。”母亲的声音低沉了下来,“但是……我就是想确认一下,这个软件真的有用吗?我该怎么操作?”
小张彻底明白了。作为一名互联网公司的员工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款软件的功能。它是一款通过AI识别用户的语音,并自动拨号的应用程序,特别适合一些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年人使用。但母亲为什么会主动提到这个功能?为什么会给他打电话来确认?
小张放下杂志,走到窗边。晨光透过窗户洒进来,照在他的脸上。他突然意识到,母亲可能已经很久没有和他有过这样自然而然的对话了。
从小到大,母亲总是那个最会关心他的人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她总是第一时间了解小张的情况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小张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母亲却开始变得“难以沟通”。
“她总是突然打来电话,问我为什么又不回家吃饭。”小张曾经这样跟朋友吐槽,“每次都是она想跟我说话,但我总是被工作占满了时间。”
直到那天,小张注意到母亲的手机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应用。他意识到,母亲其实并不是真的想“确认软件的使用方法”,而是通过这种方式,试图找到一个能与他保持联系的途径。
他打开了那个陌生的应用程序,仔细阅读了功能说明。这款软件不仅可以自动识别用户的语音并拨号,还能在通话结束后记录下双方的对话内容。更贴心的是,它还能将通话内容转为文字,方便用户随时回顾。
小张若有所思地望着手机屏幕。他知道,这不仅仅是一款简单的拨号软件,更是母亲试图跨越代际鸿沟,借助科技的力量,重新与他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。
他拿起桌上的水杯,轻轻抿了一口。杯子的边缘还残留着一丝温热,就像母亲总是试图用她的方式,为他保留的那一份温度。
“妈,那个软件真的很方便。”小张最终开口说道,“您只需要把想说的话录进去,它就会自动帮您拨号。您试试看吧,我教您怎么用。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母亲轻声说了一句:“好。”
挂断电话后,小张望着窗外,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。他突然意识到,科技确实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但最珍贵的,或许还是那份始终如一的亲情。
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,或许“快拨出天我是你母亲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电话留言,更是一种爱的表达,一种跨越时空的牵挂。它提醒着我们,无论生活多么忙碌,都不要忘记停下脚步,去感受身边人给予的温暖。
毕竟,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不是生与死的距离,而是我们明明相爱,却因为忙碌而不再有交集的距离。